11月6日,随着最后一车混凝土浇筑完毕,由省水电集团负责建设的天角潭水利枢纽工程鱼类增殖站综合楼成功封顶,标志着天角潭鱼类增殖站建设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胜利,为鱼类增殖站早建成、早投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天角潭鱼类增殖站位于大坝左岸下游约500米处,建筑面积达4000平方米,由综合楼、室外亲鱼池、苗种培育车间、催产孵化车间等建筑物构成,计划于2022年底完成土建结构施工。该工程采用循环水苗种培育养殖和微流水亲鱼养殖技术,承担北门江流域的鱼类增殖及放流任务,鱼类放流规模为25万尾/年, 包括6种珍稀保护和重要经济鱼类。通过建设鱼类增殖放流站,恢复北门江的鱼类资源,维持该河段鱼类自然种群的延续,可实现远期放流鱼类的放流与资源恢复,同时也可弥补相关技术领域的空白。
天角潭鱼类增殖站自今年9月动工建设以来,天角潭建管部坚持“一手打伞,一手干活”,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积极协调各参建单位,攻坚克难,全力以赴推进鱼类增殖站建设,为综合楼封顶奠定了良好基础。
“综合楼的成功封顶,标志着天角潭鱼类增殖站建设稳步推进,对如期实现下闸蓄水目标具有重大意义。”天角潭建管部经理王浪表示,在后续施工中,建管部将继续发扬“艰苦奋斗、追求卓越、服务海南”的海控精神,全力推进工程建设,决胜四季度,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